• yh0612cc银河

  • 您好 !欢迎光临yh0612cc银河制药有限公司!
  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  以人为本    专心做好药 People oriented to concentrate on good medicine
    服务热线 0931-8509589
    1600_225px;
    新闻动态
    News
    行业动态
    当前位置 :首页>新闻动态>行业动态
    全国31省份均已落地实施胰岛素集采 对患者影响几何
    日期:2022-07-23 来源 :中国医药网 作者:中国医药网 【打印】

    其次在中选后的分量规则上,同一组产品内 ,中选产品按照价格从低到高分为A、B 、C三个类别,报价越低的企业,在采购数量和采购次序上越是被优先选择。

    从胰岛素集采的中选情况看 ,最终16个通用名药品 、共42个胰岛素产品中选。“由于市场上95%的胰岛素产品都中选了,几乎涵盖了所有常用药,基本满足了患者的多样性需求。”蒋昌松说 ,对于药企来说,上述机制中的价格分组,还能保护企业参与集采的积极性和竞争性。

    2022年1月 ,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示,胰岛素专项集采的首年协议采购 ,于5月开始执行 。5月至7月,全国31个省份相继发布通知,胰岛素专项集采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执行,采购周期为两年。

    “糖友”们的变化

    胰岛素集采后 ,带给患者的变化 ,不仅是省钱了,还有一系列的联动效应。

    “集采后我们更加会基于患者的病情需求来推荐胰岛素 ,以往除了考虑病情,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。”福建省三明市尤溪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、糖尿病管理中心主任詹德尚说。

    詹德尚坦言,在尤溪县,患者普遍对药品价格比较敏感,医疗费用上的些许变动,都会影响到患者的行为选择。“买药省钱了,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会更高 。以前价格高的时候,患者为了省钱 ,会‘偷工减料’,比如血糖稍微稳定一些 ,就会减量或者减少注射频次 ,但是用药价格便宜了 ,就会更愿意遵医嘱。”

    记者搜索各类糖尿病患者贴吧和论坛,发现患者更多在讨论降价后“糖友”们在健康管理上的变化。

    广西的Ⅰ型糖尿病患者陆琪说,集采降价后 ,除了用药更加遵医嘱 ,一些必要体检也更愿意配合了,“比如糖化血红蛋白这些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的项目会更加主动做,而不是等到医生催促才做”。

    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耗材的使用 。“以前我给自己打针,医生说针头是一次性的,但一个针头要两块钱 ,太贵了,我知道一个针头用好几天不太好 ,但能省点钱,反正也是自己用。”内蒙古一位年过七旬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说,但集采后“针头用完就扔了 ,也不太心疼了,反正每个月花的钱跟之前差不多” 。

    考虑到此前曾因为低血糖晕倒在工地上,集采后林青会更加积极地测血糖。陆琪则是打算更新设备。她算了算账 ,胰岛素降价后,一年能省近三千元 ,她打算把这个钱用来买动态血糖仪。

    “我的手指因为长年扎针测血糖,有一层像老茧一样厚厚的皮,上面满是针孔,有时候要扎针都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皮肤。”陆琪说,她很早就想买动态血糖仪了,但囿于每月七八百元的花销,一直舍不得 ,“现在去买 ,心理负担就不那么重了” 。

    陆琪也在一些以90后为主的病友群中 ,观察到集采后“糖友”们的变化 ,“大家普遍的反应并不是把钱省下来,而是在以往的开支水平下 ,更愿意配合医生治疗,比如说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和频次上不再‘节省’,比如说按要求更换针头,或者更好地监测血糖 。”

    降价或驱动市场格局变化

    国产胰岛素龙头企业甘李药业提供的调研数据显示:至2021年底 ,全国胰岛素制剂市场整体规模近4亿支。国家医保研究院做过测算 ,这4亿支胰岛素每年要花掉超200亿元。

    在过去 ,这200亿元的市场是跨国药商主导。根据产业咨询服务机构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,至2021年底,在胰岛素制造商中,跨国企业因较早掌握先进的产品和合成工艺 ,形成了市场领先优势,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了70% 。

    这一市场格局或将因为集采而发生变化。

    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示 ,胰岛素集采的全国首年采购需求量共计2.14亿支 ,其中二代胰岛素0.90亿支,三代胰岛素1.24亿支,约占中国胰岛素市场总量的56%。集采后入选的11家企业,包括7家国产药企和4家跨国药企。

    具体而言,国产药企中 ,甘李药业与联邦制药均有6个产品中标 ,通化东宝、合肥天麦 、东阳光药、江苏万邦、海正药业的中标产品分别有5个、3个 、2个、2个、1个;跨国药企中 ,诺和诺德的7个产品中标,礼来制药 、波兰佰通、赛诺菲,分别为5个 、3个、2个。

    其中,国产药企入选的产品,主要为A类或B类分组中标 ,跨国药企除少数产品外 ,多以C类分组中标 。依照前述竞价分量的原则 ,这意味着 ,国产企业的产品集采分量上有比较优势。

    集采中选后 ,上市公司甘李药业 、通化东宝、联邦制药等发布公告称,集采的中标,将有助于企业拓展相关产品的销售,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。多家证券机构也在研报中提到,胰岛素集采后,国产药企所占的市场份额将有一定提升 。

    对于企业来说,集采大降价后,还有钱赚吗 ?国家医保研究院统计,集采后胰岛素的价格平均降幅48%,其中二代人胰岛素平均降幅45%左右,三代胰岛素类似物平均降幅超过50%。

    到具体企业上,礼来制药的赖脯胰岛素由原先的67.72元/支降至18.89元/支 ,降幅达73% ;甘李药业的门冬胰岛素从71.48元/支降至19.98元/支,降幅超72%。

    降价的影响很快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数据上。7月14日,甘李药业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亏损公告,该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近2亿元,而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胰岛素 。

    对于亏损的主要原因,甘李药业在公告中表示 ,首轮胰岛素专项集采中 ,该公司的6款产品均高顺位中标,为获得较高的采购量 ,产品降价明显;另外今年5月各地才开始落地采购,短期内产品价格降幅较大,销量较少,两者未能冲抵 ,出现了亏损。

    2021年年底 ,招商银行研究院的一份研报曾指出 ,在本轮集采中 ,甘李药业的降价模式较为激进,平均降幅为65.36%,为本次降幅最大的企业 。

    “集采中,公司产品虽大幅降价,但同时也带来了较为可观的协议数量,覆盖到各区、县、市多家医院,保障了中标产品销售渠道和销量,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。”甘李药业的相关负责人回应新京报记者。该负责人称 ,公司未来会重点提升既有产线效率 ,以控制生产成本,同时也会整合资源 ,提高研发实力 。

    在胰岛素集采前,全国规模化集采已经走过五轮,企业也从一开始的观望、犹疑,甚至是抵触,到现在积极面对。

    北京一名三甲医院医保处的医生透露 ,“以前每次集采前,就有药企的医药代表到各大医院去游说,比如说某种药品尽量少开点,或者能不开就不开 ,因为使用量大 ,容易被纳入集采范围”。现在医药代表也不会来做这种工作了,医改后医生的开药已经逼近实际患者的需求量 ,没什么变动空间。

    “集采挤压的是中间销售环节的水分,为企业省去了大量的公关费用 、销售费用 、财务费用 、管理费用 ,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”蒋昌松说 。他透露,2018年末 ,抗肿瘤药培美曲塞首轮集采 ,当年某企业该药品的年销售额仅3000万元 ,集采入选后的2021年,销售额就超过了15亿元 ,“大家也看清了这个趋势”。

    知名跨国胰岛素生产商礼来制药的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带量采购政策是大势所趋 ,对于企业来说,都要考虑是否积极拥抱 ,顺应潮流。”对于中国药品采购政策的变化,礼来药业认为会使企业提高工作效率 ,加快创新药的准入,这对于市场与患者都会产生积极影响。

    礼来药业入选的预混胰岛素是首轮集采中降幅最高的中选产品 ,也是中选价格最低的三代胰岛素 。在餐时胰岛素类似物的A组中,也是唯一一款原研药。在上述负责人看来,“原研药”“创新药”是礼来药业面对市场变化的比较优势,也是该公司保障收益、长远发展的着力点。

    上述甘李药业负责人还称,目前该公司也在用集采呈现的价格优势,积极拓展院外市场的份额,增加零售等渠道的市场占有率,以推进全面的以价换量,实现规模化销售。

    企业的重心在盈利,而医生、患者则顾虑的是企业的后续产能和质量的保障。

    123
    Copyrights ©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:yh0612cc银河制药 陇ICP备05004876号
    设计制作
  •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