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yh0612cc银河

  • 您好!欢迎光临yh0612cc银河制药有限公司!
  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  以人为本    专心做好药 People oriented to concentrate on good medicine
    服务热线 0931-8509589
    1600_225px;
    新闻动态
    News
    行业动态
    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动态>行业动态
    深度剖析抗肿瘤进口新药四大潜力品种,能否称霸国内市场?
    日期:2018-07-13 来源:医药网 作者:佚名 【打印】

    在鼓励创新药政策 、降低进口药品关税、优先审评审批以及患病率激增等多重因素促进下,未来将有更多进口抗肿瘤药快速进入我国市场,我国获批上市的抗肿瘤药将逐步实现与国际同步 。业内人士也纷纷预测2018年我国将迎来肿瘤创新药上市大年,将有多个进口及国产重磅抗肿瘤药物获批上市,市场竞争将存在于所有的进口和国产抗肿瘤药之间。

    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,不仅要靠卓越的产品和研发能力,更要靠企业综合的营销实力、服务能力和准确的市场定位,以及切实提高我国肿瘤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和生存获益。

    在抗肿瘤药物加速与国际接轨的背景下,2017年我国获批上市的抗肿瘤新药中,有4个潜力品种值得重点关注。作为颇有看点 、在全球市场表现上佳的新药,在中国市场又能有多大斩获?

    奥希替尼(泰瑞沙)

    企业 :阿斯利康

    亮点:全球首个三代EGFR-TKI靶向药

    作为全球首个第三代晚期肺癌靶向药 ,阿斯利康研发的甲磺酸奥希替尼片(Tagrisso ,泰瑞沙)于2015年11月率先在美国上市 ,2017年3月经CFDA批准在我国上市 。奥希替尼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 ,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性肺癌(NSCLC)成人患者的治疗。

    目前奥希替尼已经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上市 ,2017年全球销售额为9.55亿美元 ,年增长率为126%。

   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首位,其中NSCLC约占肺癌总人数的85%。目前我国肺癌的临床治疗仍主要采用传统化疗联合放疗 ,但对于经过基因检测诊断为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,使用EGFR-TKI靶向药物也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。

    竞争格局

    我国已上市的治疗晚期NSCLC的EGFR-TKI靶向药物已涵盖一至三代,主要有吉非替尼、厄洛替尼、埃克替尼、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 ,部分药物已有相应的国产仿制药上市。大部分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在使用一 、二代EGFR-TKI靶向药后都会出现与T790M突变相关的耐药 ,在这种情况下 ,使用第三代奥希替尼是进一步治疗的较佳选择 。

    易瑞沙、特罗凯和凯美纳在我国上市时间较早 ,国内EGFR-TKI靶向药市场基本由这三者占据,目前三个品种都纳入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和医保目录 。2017年同类新品种吉泰瑞、泰瑞莎和国产仿制品种伊瑞可的上市,更加剧了市场竞争,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。

    目前国内有数十家企业正在进行吉非替尼 、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的仿制药申报 ,其中不乏恒瑞 、正大天晴、浙江华海药业等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,上海创诺的盐酸厄洛替尼片更是在2017年被CDE纳入优先审评名单。2018年预计将有数个国产吉非替尼、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的仿制药获批上市。

    作为全球首个第三代晚期肺癌靶向药 ,泰瑞沙的批准上市无疑给我国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。但未来针对晚期NSCLC的EGFR-TKI靶向药物的市场竞争会越发激烈。Cortellis预测泰瑞莎2022年全球销售额可达27.82亿美元,而如何能在国内市场分得更大的“蛋糕”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    伊布替尼(亿珂)

    企业 :Pharmacyclics、Cilag

    亮点:全球首个BTK抑制剂

    由Pharmacyclics和Cilag共同开发的伊布替尼胶囊(Imbruvica,亿珂)是全球首个上市的Bruton酪氨酸激酶(BTK)抑制剂。作为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 ,伊布替尼可抑制BTK活性,从而抑制恶性B细胞的增殖和扩散。亿珂于2013年11月最先在美国上市 ,2017年获批在我国上市 ,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/小淋巴细胞淋巴瘤(CLL/SLL)患者和套细胞淋巴瘤(MCL)患者的治疗。

    目前亿珂已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及地区上市 ,2017年全球销售额为44.66亿美元 ,是白血病和淋巴瘤领域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。随着其适应症的不断增加 ,预计未来全球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。

    目前我国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发病率均约为6/10万人。但细分疾病类别中的CLL/SLL和MCL在我国则属于较为罕见的疾病,目前尚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 ,我国年发病率预估分别为0.27/10万人和0.16/10万人 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,临床上CLL/SLL和MCL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。

    竞争格局

    我国白血病和淋巴瘤临床用药以利妥昔单抗、伊马替尼 、来那度胺、硼替佐米、多柔比星/表柔比星 、甲氨蝶呤、异环磷酰胺/环磷酰胺等药物为主,其中利妥昔单抗和伊马替尼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。

    然而大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出现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,继而出现复发及预后不良。作为全球首个BTK抑制剂,亿珂在我国的获批上市 ,能更好地满足我国复发性或难治性CLL/SLL和MCL患者迫切的临床需求。

    对于伊布替尼的国内仿制,杭州中美华东制药于2016年5月率先获得伊布替尼的临床批件 ,目前哈尔滨珍宝制药 、上海汇伦江苏药业 、浙江海正药业 、江苏万邦生化医药/星泰医药、正大天晴药业、北京深蓝海生物医药和山东新鲁医药也已获得临床批件 。

    另外,由于在淋巴瘤和白血病治疗领域 ,BTK是一个较为吸引人的潜力靶点,因此国内企业也在积极进行其他BTK抑制剂的研发和申报。百济神州研发的第二代BTK抑制剂Zanubrutinib(BGB-3111)于2016年3月在我国获批临床,目前已经进入全球Ⅲ期和中国Ⅱ期临床阶段,进展速度最快 ;浙江海正药业子公司浙江导明医药的DTRMWXHS-12于2016年5月在我国获批临床 ,目前正在中美同步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;北京赛林泰医药的CT-1530于2016年9月在我国获批临床,目前处于Ⅰ期临床阶段;恒瑞医药的SHR1459和SHR1266则分别处于Ⅰ期临床和临床前阶段。艾森医药的AC0058TA和人福医药子公司湖北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WXFL10230486,虽然也属于BTK抑制剂并已在我国获得临床批件,但其适应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,而非淋巴瘤和白血病。

    还应注意的是,阿斯利康的第二代BTK抑制剂acalabrutinib(Calquence)在2017年底获FDA批准上市。作为二线治疗用于套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,在安全性、有效性 、耐受性等方面表现更为优异 ,在美国市场将直接与伊布替尼进行较量。在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持续加速的情况下 ,acalabrutinib也有可能在我国获得快速审批继而上市。

    因此,在有诸多实力参与者的情况下 ,未来我国BTK抑制剂市场竞争仍存在不确定性。

    维莫非尼(佐博伏)

    企业:罗氏

    亮点 :首个中国上市的黑色素瘤靶向药

    罗氏的维莫非尼片(Zelboraf ,佐博伏)是一种高选择性小分子BRAF丝氨酸-苏氨酸激酶抑制剂 ,2011年在美国上市 ,2017年获批在我国上市 ,用于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的不能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。佐博伏已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。

    我国黑色素瘤发病率约为0.5~0.6/10万人 ,死亡率约为0.3/10万。在我国黑色素瘤患者中 ,大约有26%的患者存在BRAF基因突变,而最普遍的BRAF基因突变则是BRAF V600E(占所有突变的约80%)和BRAF V600K(占所有突变的5%~30%) 。

    目前我国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还是以化疗和放疗为主 。《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(2015版)》明确指出,用于黑色素瘤的主要化疗药物包括达卡巴嗪/卡巴嗪 、替莫唑胺、紫杉醇/白蛋白紫杉醇 、顺铂/卡铂 、福莫司汀以及用于辅助治疗的干扰素等,而针对黑色素瘤的免疫靶向药物则只有维莫非尼和伊马替尼。

    12
    Copyrights ©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yh0612cc银河制药 陇ICP备05004876号
    设计制作
  • XML地图